用劳动精神给课程打上文化底色(转载:《职教职场》)
日期:2022-03-21 18:44:15  发布人:heyan  浏览量:38

 

用劳动精神给课程打上文化底色

——湖南省永州工贸学校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纪实

记者/刘茜 黄欣 龚裕    通讯员/张生德 何彦

这一片是我们班的责任田,秋天种的菠菜、小白菜我们已经吃上了,明年开春,菠菜还能长。湖南省永州工贸学校学生唐萍春指着田里的一片空地说。虽然已经是农闲时间,但学生们还是喜欢隔三岔五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哪怕只是捡捡石头、松松土,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劳动体验。

 

 

001.jpg

而这,只是学校劳动育人大合唱中的一个音符。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永州工贸学校校长尹存成感慨道,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围绕职业劳动而展开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天然的联系。

 

 

002.png

 

学生在田间劳作

 

学校受周敦颐理学思想的影响,奉行其教人向善,进德修业的教育思想,注重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永州工贸学校的前身道县职业中专,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展了师生劳动值周活动,并将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学校坚持丰富劳动课程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努力传承崇劳、尚美、向善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劳动育人功能。

 

学校大门前,有一方水塘环绕,面积达 26 亩。这方水塘每年能向道县及周边地区农民提供良种鱼苗、特种鱼苗上亿尾,另有供师生食用以及对外销售的菜鱼上万斤。水塘上还架着连廊,中心有 3 个读书亭,已然成为校园一景。但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一片荆棘丛生的山坡,硬是靠着师生们在劳动值周时,一锄一铲,肩挑担扛,花了四、五年时间挑出来的!每当回忆造塘的经历,当年参加挑塘的师生都自豪地说:我们做了回现代愚公

 

就这样,经过现代愚公们多年的实践和梳理,永州工贸学校将教人向善,进德修业阐释为在校时的学业、出校时的职业,把立业定义为学业、职业、事业和功业四层意蕴的集合。坚持从个体出发,顺其个性,教之以学业,授之以技能,使其获得劳动精神和就业机会,并且能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引导学生以学业为人生基础,以职业为人生根本,以干一番事业为人生目标,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理想,培养宽厚的基础学业能力、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扎实的就业创业能力、灵活的职业发展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筑以这五种核心能力为支撑的崇劳尚美职业生涯梦想。

 

003.jpg

003.1.jpg

 

 

正是将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深度融合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有力推进了永州工贸学校办学业绩的提高1991 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1999 年、2000 年和 2005 年,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 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 年,跨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先进行列;2015 3 月,顺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验收,8 月,成功入围湖南省首批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架构

 

 

学校党委书记欧阳英认为,办学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规划,定位育人目标,一是职业性,二是教育性。从学生短期就业需求来讲,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筑牢他们的立业之本。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就是涵育精神、塑造品格,这也是立人之本。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004.jpg

学生在田间劳作

 

为了达成立人之本的教育目标,学校构建了二二一劳动课程体系。

 

第一个是指针对高一新生开设的两门劳动基础课,分别是劳动教育通识课和基础劳动锻炼课。前者结合一些相关性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统筹安排,组成劳动 +”课程模块;后者包括个人生活劳动、集体义务劳动两个方面,平均每周 2 课时,是每一个新生的必修课。平整土地、施肥、种植果树、养猪、播种稻谷……教师带头参加劳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田,保证全校学生全程参与。校团委书记唐亚斌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感悟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从而认可其中的劳动价值。

 

第二个是指针对高二学生开设的两门劳动进阶课程,分别是专劳融合课和公益劳动实践课。专劳融合课即劳动 + 专业融合课程,将专业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深度融入专业课程。公益劳动实践课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定期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福利院等场所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其劳动过程、成果也会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最后一个是指针对高三学生开设的企业劳动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开展有侧重的劳动实践课程。2020 年入学的彭云峰学习的是养殖专业。去年暑假,他选择留校,在灰鹅养殖实训基地参加实习。对他来说,这既能在实践锻炼中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还可以领到实习工资,何乐而不为?

005.png 

 ▲ “道州灰鹅养殖繁育基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学校不仅在校办产业中设立实习实训基地,还在县内选择了设备先进、生产环境好的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优势,设置课程与培训方式,使课堂与车间无缝转化。

 

以上劳动课程体系,为永州工贸学校的劳动教育从纸面走向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层保障培养职业精神

 

 

再精妙的顶层设计,如果缺乏基层保障,都只是空中楼阁。为了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学校建立了多方位的保障机制。

 

场地,是第一层保障。

 

走进位于寿雁校区的实践基地,记者在田间地头看见了一群正在种植油菜的学生——他们并非是农学专业,而是信息班的学生。随着参观的深入,不禁感慨学校开展劳动实践的规模之大。

 

006.jpg 

黑木耳种植基地

 

永州工贸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场地资源。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达到了 200 亩,校园整体面积更是超过了 800 亩。不仅设置了农作物种植基地,划分出了竹荪、黑木耳等各类农作物的生产区;还有养殖基地,包括鱼苗孵化场、道州灰鹅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养猪场;另有果蔬花卉基地,种植着葡萄、沃柑、百香果、脆桃等数十个品种的水果。这些品类丰富的生产区,为学校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场地保障。得益于此,学校积极引进企业合作,开创了 16 家校办企业,涵盖种植、养殖、服装、电子等多个专业。

 

能拥有如此优渥的场地条件,不光是因为学校由涉农专业起家,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的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近年来,永州市道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县战略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职业学校的建设。20 世纪 90 年代,在原有 400余亩校区的基础上,又于周边新划拨了 200 余亩土地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这一时期,学校也由创校起的 100 多名学生,发展到近 1000 人。之后,永州工贸又合并了城区内一所农民技校,改建为城北校区,学校面积扩至 800 余亩,学生人数也增加到如今的 8000 多人。

 

有了地,还要有人。师资,便是第二层保障。

 

学校副校长柏先红介绍:每年我们都会挤出一定的编制指标,专门招聘农业技术老师。除了师资引进,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当地的土秀才,组建了一支拥有 120 余名专业人才的专家团队,作为开展劳动教育和农业培训的后备力量。同时,本校教师的能力提升也至关重要。学校致力于为更多的教师打通多元化学习渠道,比如,组织教师参加省培、国培,参与乡村振兴活动、社会实践,并鼓励其培训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以及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交流、学习农业生产知识等。

 

值得一提的是,校中厂的良性互动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除了提供实训场地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还能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校的专业学生和培训学员们授课;同时,校方的师资力量也能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技术问题。

 

第三个层面的保障,便是经济投入。

 

以灰鹅养殖为例,道州灰鹅的饲养成本是比较高的,一只鹅每天的成本大概是 5 毛到 1 块,如果按 500 只鹅计算,每个月最低的饲养成本就是7500 元。但由于这个品牌现在还没打出去,附加值就是比较低的。那么,这 7500 元就是我们保障这个项目的最低投入。柏先红副校长算了这样一笔账。

 

其次,学校还为服务于劳动基础课的教师提供了比日常教学常规课更高的实训津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群体的劳动意识与热情。不一定非得是农学专业课的教师,就算你是财会专业、电子专业的,只要有农学方面特长,都可以主动申请。

 

多方位的保障机制为学校推进劳动教育保驾护航,提供不小的助力。迄今,学校建设了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出百余名劳动教育专兼任教师,开发了系列劳动教育教材和资源,组织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数百次,总计参与学生数万人。

 

 

制订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评价是尺子,更是风向标,它能指引劳动教育不断向前探索。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融入了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

 

007.jpg 

学生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道县分会场

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中应用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合作精神 4 个指标考评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成效,基本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学生。其次,为了细化评价,区分专业特质,学校制订了相对通用的标准来细分二级指标,比如,将劳动态度细化为纪律性、责任心、积极性等。各专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更加具体的指标内容。再次,实施分岗评价,比如,实践组长岗位,主要从任务管理、团队建设、设备管理和实践报告 4 个指标进行考评,每个指标再进一步细化具体内容。

 

二是根据劳动素养指标体系实施评奖评优。将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学生学习、生活、实习的全过程。同时,积极使用评价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的依据之一。

 

学校每月有两个评比——‘劳动标兵技能标兵,注重学生劳动实践情况的分析与反馈,以改进教育过程,提高育人效果。负责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工作的科技科副科长何克边介绍。其中,劳动标兵技能标兵由科技科结合学生自我鉴定、班主任意见,从参与度、积极性、工具使用、劳动成果等方面进行审查、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表现。每月,学校还会为获得劳动标兵技能标兵的学生颁发奖励,拍照公示,激励学生从劳动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劳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期末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划分优秀、合格或不合格三个等次。此外,劳动教育课程中各班的表现情况,也与先进班集体等年度评选活动挂钩。这样就从学生、老师、班级三个层面,构筑了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在学校,评价体系发挥着常态化的正向引导作用,正慢慢改变着学生的习惯,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人生观。在校任教十多年的汽修专业班主任李来吉深有感触。2021 级网络 3 班的学生程志杰,家庭条件优越,从小没接触过农活。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进学校就要下地干活,而且还有专人负责记录评价。刚开始,我不会用农具,在割草时划伤了手,想偷懒。可一想到我的表现会给我的班级拖后腿,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后来上了几节如何照顾石榴树的基础课,又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带动,我竟然喜欢上了做农事时候的那份踏实感。看到挖地、除草后地面干净的样子,即使很累,也会觉得幸福。他笑着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现在的程志杰,不仅成为学校的劳动标兵。回到家,他也会去地里帮着家人干活。刚开始接触劳动课,我很疑惑,为什么我一个网络专业的学生要去干农活,但现在我知道,成功来之不易,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舍得吃苦的劳动精神都是必备的。劳动教育的育人效应显而易见。这种劳动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日后踏入工作岗位也是大有裨益。厦门友达公司的人事经理苏竹平这样评价永州工贸的学生:在厂顶岗实习半年,有些学生吃不了苦,来了几天就要办离职手续,但永州工贸学校的学生适应快,能力强,留得下。不仅如此,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4 年,杨立月等学生制作的煤气自动开窗及排气控制器荣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奖规划大赛二等奖;2017届园林专业的李路华,在中专毕业后,进入大专深造,毕业后投身农业,与父亲经营菜篮子生鲜公司,种植了 1000 多亩淮山,成为促进道县蔬菜对外销售的重要力量……像杨立月、李路华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工学交替中认知新工艺,掌握新技术,传承工匠精神。

 

三年学习,学生练就了一身本领;三年锤炼,学生也领悟到了工匠精神的真谛。原先我们也跟很多人一样,认为干农活、学技术没有多大意义。后来,通过深入接触,我们慢慢爱上了劳动,明白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说不定,今后在某个领域,我们也能成大师、成为大国工匠呢!在锄头与铲子交错的翻地声中,学生们满脸自豪。

 

原文刊发于《职教职场》20223月【风景独好】栏目

 

核发:heyan 点击数:38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